顯微鏡歷史
光學顯微鏡的發展歷程
在17世紀後期,荷蘭的安東尼·范·雷文霍克(Antoine van Leeuwenhoek)發明了一種簡單的單透鏡顯微鏡。這一發明與現代放大鏡的結構類似,但放大率超過200倍。這種新型顯微鏡使雷文霍克發現了微生物和精子。
大約在同一時間,英國的羅伯特·虎克(Robert Hooke)也發明了一種複合顯微鏡,有兩個鏡頭組成。虎克利用這種顯微鏡觀察到了木栓組織,由於其相似蜂窩小孔(cell),故將其命名為細胞(cell)。因而誕生了生物學術語“細胞”。
由於兩個鏡頭之間的像差,將兩個鏡頭組合起來會影響精確度,導致複合顯微鏡的解析度低於簡易顯微鏡。
到了19世紀,透過各種方式,大幅提高了顯微鏡的解析度。像差校正是透過使用更好的鏡頭或鏡頭組合來實現的,蔡司和萊茨等德國公司對此大力支持,並為其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德國的恩斯特·阿貝(Ernst Abbe)為顯微鏡的創新發展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可以說他建立了現代光學顯微鏡的原型。
20世紀湧現出諸多觀察方法。20世紀30年代發明的相位差顯微鏡和20世紀50年代發明的微分干涉對比顯微鏡都有助於人們對透明樣本(如細胞)的高放大率觀察。共焦雷射顯微鏡也是在20世紀50年代發明的,以更清晰的影像標誌著顯微鏡觀察進入了高清時代。螢光顯微鏡在20世紀初隨著螢光染料的進步而發展。
儘管顯微術有這些重大改進,但19世紀的研究人員喬治·艾裡(George Airy)發現了由於光自身的特性,解析度存在上限。不久之後,恩斯特·阿貝(Ernst Abbe)提出了「數值孔徑」的概念,並證明無論鏡頭的性能如何,微觀樣本在可視光下的解析度不超過200 nm,這給放大觀察增加了新的挑戰。
電子顯微鏡的開發
電子顯微鏡突破了光學顯微鏡的局限性,大大提高了解析度,因此可以觀察像原子一樣小的物體。
X射線和電子在19世紀後期被發現,並在1920年代末期提出了電子透鏡理論。隨著短波長光束被用作光源,更高解析度的顯微鏡得到了發展。
德國的恩斯特·魯斯卡(Ernst Ruska)發明了透射電子顯微鏡(TEM),並由西門子公司在1939年研製出第一台商用透射電子顯微鏡。並幾乎同時,開發出了掃描電子顯微鏡(SEM)。
曼弗雷德·阿登納(Manfred Ardenne)在1930年代發明了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STEM),以此基礎上,弗拉基米爾·佐利金(Vladimir Zworykin)在1940年初開發了現代SEM的原型。但佐利金的SEM解析度較低,劍橋大學的查爾斯·奧特利(Charles Oatley)實驗室在1950年代末繼續開展SEM的研發工作,並由劍橋儀器公司在1965年生產出第一台商用SEM。
電子顯微鏡突破了光學顯微鏡的局限性,大大提高了解析度,因此可以觀察像原子一樣小的物體。
除了解析度的提高外,人們也在提升電子顯微鏡的其他性能。其中一種就是對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的研發。這種顯微鏡將樣本室保持在低真空狀態,以便觀察含水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