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顯微鏡
何謂光學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是使用可視光和玻璃鏡頭對物體進行放大觀察的顯微鏡的總稱。
經常被用於觀察微生物和動植物細胞等有機體,因此也被稱為生物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結構
在17世紀下半,荷蘭的安東尼‧范‧雷文霍克(Antonie Philips van Leeuwenhoek)發明了單透鏡顯微鏡(一種有一個鏡頭的顯微鏡),並用它發現了微生物和精子。
同一時間,英國的羅伯特·虎克(Robert Hooke)也發明了一種複合顯微鏡,有兩個鏡頭組成。
虎克利用這種顯微鏡觀察到了木栓組織,由於其相似蜂窩小孔(cell),故將其命名為細胞(cell)。因而誕生了生物學術語“細胞”。
目前使用的光學顯微鏡通常是結合物鏡和目鏡的複合顯微鏡。
在普通的光學顯微鏡中,光源放置在樣本下方,使用物鏡放大透過樣本的光線,進而完成觀察。
因此,此類顯微鏡不可用於觀察不透光的物體。必須將它們切成薄片,並固定在載玻片或類似物體上。
立體顯微鏡則被用於觀察無法加工成薄片的物體,將光線投射到樣本上,然後物鏡將光反射放大,以便進行觀察。
立體顯微鏡有兩個目鏡,可實現立體觀察,效果與肉眼觀察相同。
立體顯微鏡適用於低放大倍率的觀察。金相顯微鏡用於以高放大倍率觀察樣本的反射光。
光學顯微鏡應用
裸眼可以辨別的兩點之間最小的距離是0.1 mm,約一根頭髮的厚度。
而光學顯微鏡可以辨別的最小距離是200 nm。
電子顯微鏡通常用於觀察小於200 nm的物體。
光學顯微鏡的局限
- 不同應用需使用多台顯微鏡
- 觀察距離短
- 薄樣本需固定在載玻片上
- 景深較淺,難以觀察表面不平整的目標物
- 需搭載CAMERA才能捕獲影像,但很難捕獲高解析度影像
- 不配備量測功能
使用數位顯微鏡VHX系列的原因
涵蓋了立體顯微鏡、金相顯微鏡和工具顯微鏡的功能
內置環狀照明、同軸垂直照明和透射照明,可實現從低到高放大率的無縫觀察。
大景深使用景深合成功能即使在高放大倍率下也能在顯示器上顯示完整的聚焦影像
無需切割或拋光目標物。(可實現無損觀察。)
觀察距離長,可實現全角度觀察
標配CAMERA和顯示器可確保拍攝影像的畫質與顯示的影像相同
可實現平面和3D輪廓度的量測
光學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是最常用的顯微鏡。
使用由多個物鏡構成的光學鏡頭,能夠以高於單透鏡顯微鏡100、200或300倍的放大倍率觀察目標物。
本節將詳細介紹光學顯微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