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測的基礎
位移計/測量儀的選擇方法
位移計/測量儀應當依據用途、必要精度和使用環境,選擇適當的類型。
其判斷重點多種多樣。
- 依據要求的量測精度選擇
- 依據目標物的材質和特性選擇
- 依據目標物的形狀和用途選擇
- 依據使用環境選擇
- 依據導入數量和導入成本選擇
在此說明能幫助您選擇位移計/測量儀的重點。
依據要求的量測精度選擇
依據所使用的測量儀,可量測的精度存在巨大差異。
要求的精度 | 測量儀的範例 |
---|---|
1 mm單位 | 刻度尺、捲尺、規尺 |
0.1 mm單位(100 μm單位) | 游標卡尺 |
0.01 mm單位(10 μm單位) | 測微計、千分錶、位移計/尺寸測量儀 |
0.001 mm單位(1 μm單位) | 位移計/尺寸測量儀、工具顯微鏡、3D測量儀、電動測微計 |





依據希望獲得哪個範圍的量測值,所選擇的測量儀有所不同。並且,在量測值方面也需要依據測量儀採取相應的應對,例如是目視讀取還是在軟體上讀取量測值等。
依據目標物的材質和特性選擇
堅硬/柔軟
目標物為堅硬物體(金屬等)時,可以使用直接接觸目標物的測量儀(游標卡尺、測微計)等。
相反,目標物為柔軟物質(合成樹脂等)時,直接接觸的測量儀無法獲得正確的量測值。需要非接觸式的測量儀。
不透明/透明
目標物不透明時,可以使用各種測量儀對必要位置進行量測。
相反,目標物透明時,應當依據材質選擇測量儀。
如果是硬化的樹脂材料(塑膠等),測微計等接觸式測量儀是較為簡單的量測方法。
如果是薄膜等柔軟的物體,則使用雷射位移計等非接觸式測量儀。
依據目標物的形狀和用途選擇
依據用途選擇時,應當考慮到目標物的形狀,選擇最適合的設備。
依據目標用途尋找最佳的量測方法。 依據用途選擇
依據導入數量和導入成本選擇
量測現場中,多少人、以什麼頻率使用也是應當考慮的重點之一。結合可用的設備投資金額,選擇測量儀。
大量導入的測量儀
生產製造現場中頻繁使用的測量儀有規尺、游標卡尺等。
可實現0.1 mm至1 mm單位的量測,作為個人使用的測量儀,被許多人使用。
特定製程中使用的測量儀
生產線的檢查中,會實施模具的尺寸確認等。依據目標物的不同,要求的精度存在差異,應當依據該精度選擇相應的測量儀。一般來說,精度越高,測量儀的導入成本也會越高。
3D測量儀等,必須配合測量儀建立相應的導入環境。